公司十幾號人去普吉島,不想走無聊的旅游團,可要是完全自由行又累死,所以就找了家里開旅行社的朋友老妖訂機票做定制行程安排,起碼人品靠譜。
這是第一次跟他談合作,我原本以為他這么咋咋;4植诘纳綎|漢子,又是一直以來很講義氣大大咧咧的作風(fēng),肯定不太好意思主動跟我談錢,哪怕只是為了不拂自己面子。
可事實上,每一項單獨定的行程(機票、住宿、包車等),老妖都是先把項目價錢列給我們財務(wù)轉(zhuǎn)賬給他,他才下訂單。
并且,他很明確告訴我,他在其中賺了多少百分比的錢,他不能做賠本生意。
坦白講,除了對于他做事謹(jǐn)慎態(tài)度的意料之外,一開始我也有點小小的不悅:認(rèn)識這么多年,你是不相信我還是咋的?還有,朋友一場,我沒打算讓你不賺錢,但你非得把賺多少錢都說清楚嗎?
但過了那一瞬間,仔細想想,我立刻開心了起來,并且有點不好意思。
在錢這件事上,他做的相當(dāng)出彩。
一個能開誠布公地談錢,主動談錢,并且處理好錢的問題讓朋友間彼此不會留有猜忌的人,是很會做事也會做人的聰明人。
此處,聰明為正兒八經(jīng)褒義。
另外有個員工也在這次旅行中讓我刮目相看。當(dāng)大家一起去超市采購的路上,他主動提出大家這次aa吧,別總讓老板買單,回到別墅后又是他張羅著指揮每個人分工協(xié)作;結(jié)賬時大家現(xiàn)金不夠,有另一位同事先付了帳以后,他又在大家做完飯吃完后,第一個提出每個人趕緊先把錢都轉(zhuǎn)給這位同事。
我不得不說,他的這兩句話,相信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會不舒服。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他把這兩件當(dāng)事人都不會好意思說的事放臺面上說清楚的話,勢必會有人心里有疙瘩,氣氛也會漸漸變難堪。
打個比方,大家顧著玩忘了給那個同事轉(zhuǎn)賬,同事不好意思主動提當(dāng)然會心理不滿,可能憋個一晚上兩晚上,最后實在憋不住提出來的時候,大家可能早忘了,還會心里默默想“他好小氣哦,記了那么多天”。
你看你看,本來應(yīng)該是充滿感激和付出的彼此融洽的事,完全反過來了,就成了充斥埋怨和火藥味兒的事。
而聽到對方“不顧情誼”直接談錢時的不悅,我想這不是我一個人會有的反應(yīng)。
很多人還停留在,不提錢不計較錢表現(xiàn)出無所謂才是大方大氣,才能獲得好口碑好評價,而把錢掛在嘴上或者親兄弟明算賬則是不懂人情世故,也會被認(rèn)為小氣之人被疏遠,這般極為淺層和錯誤的理解上。
可事實上,我們都是需要錢的凡夫俗子,我們也沒多少人真的不在乎錢不心疼錢,所謂的大方大氣也許最后就會成了悔恨埋怨。
我從小是個對錢沒概念的人,雖然家境一般,但也許受父親影響,向來就是對朋友親人極其大方,一群人出去永遠搶著買單永遠不稀罕算賬那個。
直到創(chuàng)業(yè)后跟很多人很多企業(yè)打交道,統(tǒng)統(tǒng)都跟錢離不了干系,才意識到自己那不好意思談錢的“大氣大方”是個多糟糕的習(xí)慣。
很多時候剛見面合作,或者朋友介紹過來的業(yè)務(wù),不好意思開口談錢,說沒事沒事到時候都好說,而偏偏是這種前面稱兄道弟說錢不是問題什么都好說,讓我覺得如沐春風(fēng)的,最后往往收場很難堪。
吃了很多次虧,還反倒落了很多差評后,我終于知道那些我很鄙視瞧不上的最初就把帳放在桌面上跟你算明白的,那些不退讓一步也絕不占你什么便宜一碼歸一碼的人,有多了不起。
我想這些人,應(yīng)該是“錢商”高。
大多數(shù)人說“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原則問題”時,這十有八九就是錢的問題.
中國人常常會在人際關(guān)系中失望,尤其容易在朋友、家人等相對較為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中感到失望。其中一點很頻繁的,同錢有關(guān)。扯到錢就容易顧及面子,容易支支吾吾,容易暴跳如雷關(guān)系破裂。
關(guān)于在人際關(guān)系中的失望,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我覺得寫的話可以寫一本書。但如果非要概括地來說,我想這是因為我們一直錯判社交的本質(zhì),和自我和他人的界限。
社交的本質(zhì)是風(fēng)墟先生提出的。
在他看來:“社交在本質(zhì)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共情社交,一種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就是指為獲得情感聯(lián)結(jié)與情感體驗,或因共同興趣而產(chǎn)生的社交行為。這種社交只是為獲得情感與心理上的慰藉與共鳴。
功利社交,就是指為達成某一目的,或是從對方身上獲得某種利益而產(chǎn)生的社交行為。這種社交是帶功利性質(zhì)的,是為了獲得信息、知識與物質(zhì)等的交互傳遞。
這兩種社交有根本之別,但我們總喜歡混為一談——認(rèn)為“共情社交”的朋友為我做“功利社交”的事情,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摹?/span>
這種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淖砸詾槭,常常?dǎo)致我們無法理解地在同事關(guān)系、朋友關(guān)系、親密關(guān)系里面不悅、失望和憤怒。
比如我上面的那種小不悅:“我們不是好朋友嗎?為什么你信不過我不先幫我墊款?”
比如一些人問你借錢,“我們不是很要好嗎?你也比我有錢,你為什么不借?”
再比如,更常見的很多例子:
“你不是學(xué)英語的嗎?幫我翻譯一篇論文唄!
“你不是學(xué)設(shè)計的嗎?幫我隨手做個LOGO唄!
……
可能放到正常合作、工作中,我們尚且能理智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一種需要付費的訴求;但一旦放到認(rèn)識的人的關(guān)系中,我們就忘記了基本的社交本質(zhì)。
若遭委婉拒絕或堅持原則,就罵對方“不夠朋友”“不講義氣”。
可事實上,無論是誰,別提只是同事、普通朋友了,就算是從小玩到大的“共情朋友”,一旦你提出“功利訴求”,就該以“功利社交”的心態(tài)去面對接下來對事不對人的相處。
“共情朋友”從來沒有義務(wù)對你做出“功利性幫助”的必須。
這么說可能有些生硬,有人問我,朋友不就是在危難中伸出雙手的人嗎?如果每個共情朋友都對我袖手旁觀高高掛起,我們還要朋友做什么?是不是就可以絕交了?
這么說吧,對方做你的朋友,是讓彼此更愉悅,而并非來“拯救”你。別人對你付出為你做事,是基于對你的“超過邊界”的愛。
但你要自己拎得清邊界。別人不幫你高高掛起的時候,你可以選擇絕交,但別怨恨別責(zé)怪對方。
對方幫你是情分,要感恩;不幫你那是本分,別記恨。
這種對于社交的本質(zhì)不根知,導(dǎo)致的直接表象就是,搞不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
我個人覺得,成熟的標(biāo)志,就是懂得邊界,守住自己的邊界,尊重他人的邊界。而守住往往比尊重更難。
邊界感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如何談錢,如何處理錢。
在錢上守住邊界知曉分寸,主要為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
1. 開誠布公談錢,談妥算清楚跟“功利訴求”掛鉤的錢。不要礙于面子不好意思談,不要覺得談錢就是俗,你有權(quán)力要求為自己的勞動付出獲得尊重和酬勞;你也有義務(wù)為自己的利益去爭取價格的空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談清楚利益,不給未來留任何撕逼和糾纏的可能,才有可能維持感情。
2. 越是朋友,就越要主動談錢。不然很有可能,買賣不成,仁義也不在,丟個朋友。
3. 當(dāng)別人幫你付了費,是要還的費用請一定要有罪惡感;若是不需要還的饋贈,那一定要有感恩之心。
所謂的罪惡感是,需要意識到欠錢是件讓人很不舒服的事,你必須覺得那是個包袱,并且越快越好地還錢,卸下這個包袱;
感恩之心很簡單了,無論對方是不是比你有錢,是不是喜歡你在追求你,是不是你最親密的朋友和愛人,他都沒義務(wù)幫你付錢和買單,獲得饋贈請一定要記得感恩。
4.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付費才是良性的運轉(zhuǎn)之道,別人可能會為了得到你這個客戶而短期賠本,但任何事情,若要長久,都必須雙贏,虧本維持的事情一定不會長久。
5. 不輕易借錢給別人。若借了那就忘了這筆錢,別惦記著。
6.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萬萬不要用人情用面子。
說到底,錢商高的人,都很明白一點:所謂的錢不是問題都是假的,錢,才是解決大多數(shù)問題的鑰匙;錢,才是眾多矛盾沖突的來源。
在任何非最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里,你把錢說明白了,算清楚了,才能把事情做明白漂亮,才能把人心放在最不脆弱的擱板上,才能有長久舒適的相處關(guān)系。
別老想著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才是感情利益兩敗俱傷。
主動談錢的人,才是聰明人。